这次我们公司选择去韶关旅游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决定的,因为丹霞山和南华寺在广
东这里的盛名很大,我们公司很多同事对这些景点都是闻名已久却一直没有机会观赏,所
以大家这次一致推选去韶关旅游。加上同事雷光飞的妹妹在韶关当地的旅行团做导游,带
我们去旅游是水到渠成,也可以很认真地帮我们进行路线的指导与景点的讲解。
南华寺:庄严、威武、肃穆、安详的象征
汽车大概奔波了3个多小时,我们一行人就来到了南华寺,这是我们到达韶关的第一
站,跟东莞的地形地貌相比,韶关这里的山水有一点异域风情的味道,这里的河道比东莞
宽阔、河水比东莞清澈。在一条潺潺流淌的河流对面,庄严壮观的南华寺就坐落在马路旁
边。
南华寺的整体建筑风格有点大开大阖的特点,东西两边比较齐整,留下相等的间距。
南华寺的建筑是前后一长条间,在左右两边留下了相等的路幅宽度。在寺门口有一个很宽
阔的广场,通过一些圆拱桥和古栏杆,向游客们展示了古朴厚重和古色古香的古代建筑群
的风格。
正大殿门口是曹溪门,里面依次是放生池、宝林门、天王宝殿、钟楼、鼓楼、大雄宝
殿、斋堂、藏经阁、灵照塔、祖殿、方丈室等,寺后有卓锡泉(俗称九龙泉)。
从曹溪门进去,就看到很多虔诚的香客在跪拜和祷告佛祖,看他们跪在地上久久不肯
起来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对于宗教信仰的虔诚和执着了!
从曹溪门往里面看,是一条通间,通向里面的是一条拱桥,两边是放生池,里面有很
多鲤鱼来回游动,池子旁边的台阶上有很多小乌龟趴在那里晒太阳。那悠闲的表情,正在
述说着南华寺悠久而且宁静的历史。
再往里面走就是宝林门了,里面有很多虔诚的香客在上香,往里走是天王宝殿,这里
的游客比较少,可能是因为这里的气氛比较肃穆和安静吧。不过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是,从
曹溪门一路走来,看到多个地方有游客扔下的香火钱。很多人都是自觉扔到这里的,没有
人会去仔细看一眼那些钱,可见这里的氛围有多么的宁静和和谐。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很多杰出的人物和事件,但是浩瀚的烟云最终洗净了这些
历史长廊中的点点滴滴,唯有这些吃斋念经打坐的和尚,还有这一座诺达的寺庙,最终在
历史的残酷洗涤中顽强地保留了下来。我想,这就是信念的力量。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
组织,只要他秉承了牺牲和奉献的精神,就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存
自己的实体和精神,传承自己的文化。
所以,我想到了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如果我们能够学习这种大慈大悲的佛家精神
文化,相信也能在社会上获得一席之地,成为一家受人尊重的企业。
景阳特色农庄品尝农家菜
从南华寺驱车往仁化县方向大概四五十分钟,就来到了著名的丹霞山景区。但是为了
保持体能,中午在这里吃一顿便饭是必须的。我们下车以后来到这一处颇具农家特色的饭
店—景阳特色农庄。这是一处四面遍布竹节客厅的农庄,中间有一个池塘,里面放养了很
多鸡鸭鹅和水产品,那些鸡鸭欢快的叫声,给这处宁静的农庄增添了几分趣味和声色。
韶关本地的特色菜,兼具了粤式风味和客家风味,粤菜的特点是甜和脆,而由于韶关
地处山区,有很多客家人长期在高山上劳作,因此所需的食物需要补充盐分和体能,因此
韶关这里的菜色大体与粤菜相当,但是又比粤菜要咸一些、腻一些和油一些。
比如服务员给我们上的油焖藕片,就比我们在东莞吃的多放了一些盐和油,但是由于
师傅做工精良、火候到位,这些佐料都已经浸到藕片里面,与藕片天然结合在一起,所以
我们吃起来丝毫没有感到不适。
另外有一点,这个景阳农庄的所有食物都是纯天然的,在庄子外面有几十亩良田都是
用来专门种植各类蔬菜的,比如茄子、菜薹、菜心和地菜等等。我们吃的一碗清炒菜心,
取材就是师傅们刚刚从地里采摘过来的,味道比东莞吃到的那种菜心少了一些水分,但是
多了一份脆感和质感,入口也比较丝滑,想是没有在低温下保存过,所以就有了这些纯天
然的味道。
观日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也许知道我们此行的重头戏就是丹霞山,所以导游特地安排我们在紧邻丹霞山的附近
宾馆住了一晚上,恢复体力,休养生息,好让第二天能100%地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因为行
程紧凑,在第二天早上六点五十分,我们就开始出发了。
早上一下游览车,我们就发现当地的空气与东莞的有一些不一样,在凛冽的寒风中有
几丝冷肃感,可能是与这里长期居于野外、空气不易聚散有关,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仙山
仙气吧。
可能是因为早上刚起来、体力比较充沛吧,我们一路攀援到半山腰,并没有觉得有多
么吃力,然后遇到一个关卡,是通过游览车上到长老峰的检票口。坐在缆车上通到山顶,
并没有多少难处,甚至感觉有气份惬意。由于天还未亮,我们看不到缆车所在的高度,所
以无法体会现在所处的海拔。但是乘坐缆车时听到缆绳吃到力道以后的那种滋滋声,加上
物体上升带动脚底传来的一种上升感,还是让人感觉有一点害怕。这毕竟是几百米的高
空,尽管已经有无数人安全地坐过这种缆车,我们还是想早一点离开缆车,升到峰顶。
坐一次缆车,可能就半个小时,已经让人这么担惊受怕。如果经营好一家公司,得需
要多少年呢?我一直在想我们刚才坐在缆车上的四个人,尽管我们平时合作总有一些磕磕
碰碰,但是危难之时我们的眼神还是不约而同地投射到彼此身上,这就是互助和团结的力
量。
我们人类社会经过这个星球千万年的考验,终于在自然界战胜了所有的生物,成为这
个星球的主宰,靠的就是团结和互助的精神。就像我们在坐缆车时面临的考验一样,我们
粤元公司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也要发扬和光大这种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就像王总在开销售工作会议时强调的那样:我们就这几杆枪,如果想打开市场,只能靠这
几杆枪去拼市场,决不能嫌弃这个鄙夷那个。如果我们自己人都无法团结起来,很难想象
一个人去单枪匹马打开市场的可能性。
团结和友爱,让人类文明得以主宰这个星球;团结和友爱,是粤元公司过去、现在和
将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的法宝。
在缆车强有力的输送之下,我们最终来到了长老峰的最高点—观日亭。其实丹霞山层
峰重叠、山峦相连,在附近几座山峰的映像之下,我们感觉自己所处的是最高点。但是如
果往远方眺望的话,这个观日亭也不那么挺拔。
但是,我看得出来,景区管理方面还是为这个观日亭的布置和装修花费了不少心血。
首先这个亭子是一个很长的连廊,成椭圆状,每根柱子和安全护栏上都很干净,显然是经
年打扫的结果。然后护栏附近都用很硬的大理石堆砌过,而且外形非常整齐、干净。在观
日亭靠近山腹的一侧,还建有观山索道和联通观日亭之上的石梯,显然是为了方便游客从
此处下山和方便天晴时登上亭子之上观察日出。
我们在观日亭盘旋了很久,但是太阳依旧没有出来。不过,此时的天空却别有一番风
情,只见成片的黑云错落有致地分散在天空中,在一片片黑云之间偶尔有一点点发亮的光
线,类似晚霞。也许是我们身处高空之中,所以对于云层观察的角度接近于平视,可以看
到云彩的变化。
在观日庭上聚集了很多来看日出的人,也许是因为太阳迟迟没有出现,大家都开始自
由聊天和拍照、嬉戏,但是云层之间的光线已经出现变化,光线越来越亮、越来越刺眼,
漂浮的黑云也逐渐四散漂移,太阳终于露出脸了。当太阳真的闪现出来的时候,大家还是
被这壮观的景象吸引了,纷纷停止了玩耍和嬉戏,只是没有几个人在全程关注这个伟大的
场景。
其实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正如同我们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似乎每个人都读了十
几年的书,可是有几个人是在全神贯注地学习呢?又有几个人能够在每次关键的考试时做
好充分地准备呢?
我们粤元公司如果想在未来的市场竞逐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要有很多这样全神贯注
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人、有事业心的人,时刻专注于市场的变化和调整,随时随地为了公
司业绩的成长而奉献自己的劳动和青春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在观日亭上看日出那
样,成为第一个预判和把握到太阳光辉的人。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从观日亭沿着下山索道往山下走的时候,我们路过了传说中幽静典雅的别传寺。沿途
我们看到了很多名人在山上流下的古文笔迹。很多诗词我们无法分辨内容和年代,但是仅
从字体分析,这些诗词笔记应该分属多个朝代,有楷体、宋体、黑体和仿宋等字迹。听导
游讲,在历史上曾经有很多为中央政府所不容的文人雅客流落到了丹霞山,因为各种各样
的原因而在丹霞山上留下了各种文字笔记,有些是他们当时刻在岩壁上的,有的则是后人
为了纪念他们而在岩壁上模仿他们的笔记刻下的字迹。
特别是清代以来,随着广东和岭南文化逐渐步入中国历史的舞台,地处南粤的丹霞山
也成为各种反抗清廷统治的仁人志士纷纷选择的避难之所,丹霞山及其所代表的南粤文化
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和历史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这所别传寺就是修建于400多年前的清朝初年,建筑风格跟很多山间小寺很类似,也
是凭险而守,蜿蜒曲直环绕于半山之上,但是从寺庙的取材和保养情况来看,它的年份很
新,尤其是他寺内僧众和工作人员设计的休息间和连廊,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的缝隙和小
道,既古朴典雅又很有讲究。别传寺的最里面是大雄宝殿,跟南华寺的大雄宝殿类似,
气氛也很肃穆庄严,但是这里的香客要少得多,寺庙的规模也小得多,可能是因为这里是
山间的险地,来这里游玩的香客比较少吧。
从别传寺下来,我们来到了山下的锦江,坐上游轮,开始沿着这条河游览一番。相比
于丹霞山的雄壮和威武,锦江的特点就是阴柔和灵气。锦江就像一条珍珠项链,蜿蜒曲折
的镶嵌在丹霞山的四周,让这座山显现出了不可多得的贵气和仙气。
我们坐在游轮上,听导演讲解着这条河的景色和故事。不过,由于一上午一直在爬
山,我们的精气神已经有了不少的下降,很多人在座位上都是半睡半醒了。但是导游们的
兴致缺非常高昂,经过他们的解释,我们才知道原来锦江一路也有很多景点,比如僧帽
峰、群象过山、仙女岩、鲤鱼跳龙门等等,不过我比较喜欢看的是波光粼粼的河水合着
清风和阳光慢慢划过游轮的感觉。
其实我想,如果我们每天能够在这种环境之下办公,那不知道效率会提高多少倍。如
果不能找到这种环境,我们是否可以把自己的工作环境改造一下,以求达到这种效果呢?
其实我们之所以想到丹霞山来放松一下,就是因为我们平时凭借人力也无法创造这么美好
的环境,但是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时时刻刻有一颗改变的心,当我们的工作效率下降了,长
时间无法恢复状态,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变了?
从锦江回来,我们便回到了入住的宾馆,吃了一个便餐,然后休息了一下。下午2点
开始出发,来到了我们此行的最后一个景点—阳元山。我们此行是走的栈道,从收费站点
进去的时候,一路上还比较好走。大约走了十几分钟以后,山路陡然变窄,石级台阶也变
得形状怪异,给人一种艰难陡峭、高不可攀的感觉。大约走到半山腰以后,我就走不动
了,在附近一片平地上休息起来,同事们赶紧把皮包和衣服交给我照看,他们开始向更高
的山峦迈进。当我从下面向上眺往之时,就发现这个台梯比刚才那些更陡、更窄,几乎是
成90度角旋转曲折向上,从台梯上也陆陆续续地下来一些人,想是跟我一样攀登不上去从
原来返回的。
我后来从原路返回的时候,在半山腰看到了那个仰慕已久的阳元山,它只不过是层峰
蜿蜒的丹霞山中一个不怎么醒目的峭壁,但是人们感叹的指示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竟
然能够塑造出如此栩栩如生的形象,让人们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在栈道上看到很多青年游客驻足于阳元山的正对面,纷纷流连不返地举起了相机,
对这个神奇的景点进行拍照纪念。
当我拿着同事们的行李到山下与他们汇合的时候,本次丹霞山之行也就结束了。但是
本次游玩的经历,却牢固地竖立在了每个人的心里。毕竟广东能拿得出手的自然景点并不
多,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像丹霞山这样一个集险奇秀美于一体的地方,也许我们下次还会来
到这里游览一番。
评论信息